
現代人的生活型態,讓慢性發炎一點一滴累積,成為慢性病的隱形推手。
發炎就是病?破解慢性發炎的十大迷思
總是疲累、腸胃不適、皮膚癢?小心你正陷入「慢性發炎」陷阱
鳳凰吉祥健康管理中心 25/07/15 上午 10:00
你是否有過以下狀況?
睡再多還是覺得累
腸胃常脹氣、便祕或拉肚子交替
情緒起伏大,容易焦躁
皮膚常癢、過敏,卻查不出原因
常被健檢告知「數值還好,但要注意生活習慣」
這些看似不嚴重的小問題,其實可能是身體正在悄悄發炎。不同於急性感染所引發的紅、腫、熱、痛,「慢性發炎」就像體內不熄的微火,看不見、感受不到明確病痛,但長期存在卻會引發身體系統性的耗損,最終成為各種慢性病的溫床。
根據《The Lancet》與美國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研究指出,慢性發炎與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、失智症、甚至癌症高度相關,且潛伏期長、症狀不典型,因此常被忽略。台灣中年族群中,已有超過 60% 的人具備發炎風險因子,卻沒有察覺。
但關於「慢性發炎」,你真的了解嗎?以下我們整理出最常見的十大迷思,幫你一次釐清。
慢性發炎十大迷思,一次破解
迷思一:發炎就是感冒、扁桃腺腫起來?
→ 錯。急性發炎有明顯疼痛和紅腫,但慢性發炎通常無痛、無感,卻長期破壞身體組織,是隱形殺手。
迷思二:年輕人不會有慢性發炎問題?
→ 其實 30–50 歲的癌症病人比例近十年成長 20%,這與體內長期發炎、免疫失調有密切關聯。
迷思三:沒有症狀就代表沒發炎?
→ 錯。像是高CRP、腸漏指數、HRV自律神經失衡等,都可能是無症狀的發炎警訊。
迷思四:只要多喝水、吃清淡就能退火?
→ 慢性發炎不只是火氣,而是免疫、荷爾蒙、代謝全面失衡,需要系統性調整。
迷思五:吃止痛藥或抗發炎藥就好?
→ 不建議。止痛藥只能暫時壓制症狀,卻可能傷胃、傷腎,反而加重發炎體質。
迷思六:保健食品可以解決慢性發炎?
→ Omega-3、薑黃等成分有幫助,但真正有效要搭配體質、飲食、生活習慣全面改變。
迷思七:我只是壓力大,不算生病?
→ 長期壓力會促使腎上腺過度運作、引發腸道菌相失衡、睡眠障礙等,進一步造成低度慢性發炎。
迷思八:只有腸胃不好才會發炎?
→ 慢性發炎影響不只腸胃,還可能導致皮膚異位性皮膚炎、關節疼痛、心律不整、失眠與情緒 低落等全身性問題。
迷思九:定期健檢就能提早發現?
→ 一般健檢常忽略功能性指標,如CRP、LPS腸漏指數、HRV神經活性等,需要功能性健康評估才能提早預警。
迷思十:只要年輕,身體自然會調好?
→ 錯。若生活長期失衡,慢性發炎反而可能提早加速老化,甚至使免疫力年齡超過實際年齡10歲以上。
慢性發炎不是一種病,而是一種體質的失衡
陳虹如中醫師提醒:「慢性發炎是現代人常見的體內失衡狀態,不只是身體累,而是系統性耗損。想要調回來,不能只靠一種方法,而是要從根本體質調整開始。」
在鳳凰吉祥健康管理中心,我們透過三階段預防醫學系統,協助找出慢性發炎的根源與調理方式:
第一步:精準檢測包含 CRP、 高敏感發炎指標、腸漏指數、腸道菌相、自律神經HRV、荷爾蒙與粒線體分析等,了解體內發炎來源。
第二步:整合療法調理搭配中藥調理、自律神經平衡療程、營養點滴與腸道修復療法,改善內部發炎機制。
第三步:生活型態轉換與個人化追蹤包含飲食建議、壓力管理、運動與睡眠指導,打造可持續的抗發炎生活模式。
當你感覺「哪裡怪怪的」,就是該行動的時候
如果你總是疲倦、睡不飽、腸胃敏感、情緒低落,卻找不到病因,很可能就是慢性發炎在背後作祟。
別等到疾病發生才處理,預防才是健康管理的起點。
鳳凰吉祥健康管理中心現正提供「慢性發炎風險評估+抗發炎調理諮詢體驗」歡迎加入 LINE@預約,從體內微調開始,找回真正的輕盈與活力。
Lucky Phoenix United Clinic
Address: 1F, No. 9, Alley 6, Lane 303, Section 3, Nanjing East Road, Songshan District, Taipei City, Taiwan
Phone:
-
Lucky Phoenix Preventive Medicine: +886 2 2545 7171
-
Lucky Phoenix Chinese Medicine Clinic: +886 2 2546 7171
LINE: https://lin.ee/VSGMgFY
Further Reading: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