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夜長夢淺,秋冬失眠的身心秘碼|調心、調氣、調作息

秋冬夜難眠?中醫陳虹如醫師揭示身心密碼:順應「藏」的節律,調節陰陽,讓夜晚回歸安穩。

健康新視界.png
健康新視界

夜長夢淺,秋冬失眠的身心秘碼

調心、調氣、調作息,找回夜的安寧

文/鳳凰吉祥健康管理中心 編輯部|專業諮詢:陳虹如 院長(中醫體質調理專家)|25/10/30 上午 10:00
No ratings yet...

入秋以後,許多人都說:「最近特別難睡。」

夜裡明明很疲倦,卻翻來覆去、腦中停不下來。

這不是單純的壓力問題,而是身體的節奏在提醒 —

該收的,沒有收;該靜的,還在動。


秋冬是「藏」的季節,卻是現代人最躁的時節

中醫認為,秋冬屬「閉藏」。

萬物收斂、陽氣潛藏、陰氣漸盛,

人也應順勢減少消耗,讓氣血歸根。


但現代生活的節奏恰好相反:

日夜顛倒、藍光不滅、思緒難靜。

久而久之,陽不入陰、神不得安,

夜裡自然難以沉睡。


《黃帝內經》有言:

「冬三月,此謂閉藏。早臥晚起,使志若伏。」

這並非古人的戒律,而是一種生理智慧:

懂得「藏」,才能讓身心在長夜裡恢復。


失眠不是病,是身體在失去節奏

在門診裡,我常見到這樣的患者 —

白天緊繃用腦,夜裡卻無法停機。

有的說:「我太累所以睡不著。」

其實,那正是氣血虛耗、神不歸位的徵兆。


中醫稱之為「陰陽失交」

陰氣不足以收攝陽氣,陽氣無處歸藏,

於是身體整夜懸在半醒之間。


常見的三種體質表現為:

  • 陰虛火旺型:夜熱、口乾、盜汗;

  • 心脾兩虛型:多夢、驚醒、白天倦怠;

  • 肝鬱氣滯型:胸悶、煩躁、難以入睡。

這些不是單一症狀,而是氣機不調的外現。

治失眠,不止於「止症」,而在「調節節律」。

讓夜重新安穩:順時、順心、順氣


想睡得好,並非要靠更多的睡眠時間,

而是讓神經節奏重新與天地對齊。

  • 順時而眠

十一點前入睡,讓身體在陰氣最盛之時修復。

這不是紀律,而是順應自然的節拍。

  • 順心而靜

夜晚是「藏神」的時刻。

少談工作、少看藍光、少帶情緒入眠,

讓心有空間,神才有歸處。

  • 順氣而養

一盞百合酸棗仁茶,香氣入心、氣息自調。

氣順,則夢穩;心靜,則夜安。


安眠,不只是入睡,而是學會「放下」

我常提醒患者:

「能入睡的,不一定真的休息;能安靜的,才是真正修復。」


當我們懂得讓節奏慢下來、讓思緒不再追趕,

睡眠就不再是強求,而是自然回歸。


夜,是修復的開始。

讓身體重新與四時同頻,

也讓自己在靜中,重新找回安穩的力量。


鳳凰吉祥健康管理中心|打造全面健康力

請為這篇文章打分,每顆星都是鼓勵!
1 star2 stars3 stars4 stars5 stars
  • 地址: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三段303巷6弄9號1樓

  • 電話:吉祥預防醫學 02-2545-7171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鳳凰中醫診所 02-2546-7171

延伸閱讀:

正門.jpg
AC323F26-9D36-4C8F-A333-70655E5053D8_edited.jpg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