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選單

梅雨季一來,全身泡水腫又累,連除濕機都追不上你體內的濕氣!鳳凰中醫診所

梅雨季一來,全身泡水腫又累,連除濕機都追不上你體內的濕氣!(示意圖)

留言

分享您的想法率先撰寫留言。

【濕氣爆棚警報】梅雨季身體越來越沉重?中醫師教你排濕妙招,改善頭重身腫、疲憊無力!

鳳凰吉祥健康管理中心
25/05/23 上午 10:00

隨著氣候變遷的影響,梅雨季的時間似乎變得越來越難以預測。專家預測,2025年的梅雨季可能會在5月中旬至6月初之間到來,梅雨季節一到,濕氣不僅悶在天氣裡,也悶進了我們的身體中!你是否出現以下症狀?

  • 起床後覺得頭重如綿、昏昏欲睡

  • 身體沉重、關節痠痛

  • 食慾不佳、腸胃蠕動變慢

  • 臉部水腫、下肢腫脹

  • 情緒低落、提不起精神

這些都是「濕邪入侵」的信號。中醫認為「濕為陰邪,其性重濁黏滯,最易困脾傷陽」。簡單來說,濕氣重會影響我們的脾胃運化、能量代謝與免疫力,久而久之,還可能引發慢性疾病!

梅雨季濕氣重,中醫怎麼看?

在中醫理論中,濕邪屬於六邪之一,特別在梅雨、夏初時節肆虐。濕氣的特性是「重、黏、滯、緩」,容易困住脾胃,讓人感覺疲憊、無力、水腫、腸胃不適。

 

陳虹如醫師說:「脾主運化,是身體代謝的引擎,若脾氣被濕氣困住,整個人就會像機器被水淹了一樣,動不了。」

梅雨季頻繁的下雨,讓人感覺沈重

梅雨季頻繁的下雨,讓人感覺沈重(示意圖:canva)

 中醫師教你梅雨季這樣做,排濕防病

1. 飲食調理:健脾祛濕

  • 多吃:薏仁、紅豆、山藥、冬瓜、茯苓、扁豆、陳皮、薑黃

  • 少吃:生冷食物、冰飲、甜食、油炸物,避免增加濕氣負擔

推薦食療|黑豆解毒茶(金銀花、黑豆、甘草、連翹)

功效:抗發炎、改善痘痘、淡化暗沉、提亮膚色、排濕解毒、減少膚質粗糙、養顏美容

 2. 穴位按摩:通經活絡、排濕除腫

  • 足三里:增強脾胃消化力

  • 陰陵泉:利水排濕、改善下肢水腫

  • 三陰交:調和脾腎、排除濕寒

▶ 每日按壓每個穴位約 1-2 分鐘,有酸脹感為宜。

3. 生活調養:動則生陽,化濕防病

  • 早睡早起:順應自然節律,保護脾陽

  • 多動出汗:如快走、瑜珈、太極,適度流汗可幫助濕氣排出

  • 避開潮濕環境:室內可使用除濕機、開窗通風,保持乾爽

運動快走.png

適當的運動出汗,對排濕也很有幫助(示意圖:canva)

中醫提醒:濕氣非一日形成,調理要有耐心

很多人會問:「怎麼我濕氣那麼重?怎麼這麼難排?」

 

其實,濕氣大多是日積月累的生活習慣造成的,尤其是脾胃虛弱者、久坐少動、愛吃冰冷或甜食者,更容易「濕從內生」。所以排濕不只是喝一碗湯,而是一場生活型態的革命!

梅雨季保健三字訣──「動、暖、淡」

  • 動:動起來,促進循環與代謝

  • 暖:保暖肚臍與足部,避免濕寒入體

  • 淡:清淡飲食,去油解膩助脾運化

清淡飲食.png

吃吃清淡飲食,去油解膩助脾運化(示意圖:canva)

如需進一步的健康諮詢或體質評估,建議前往專業醫療機構尋求協助。

聯絡鳳凰吉祥健康管理中心

地址: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三段303巷6弄9號1樓

電話:吉祥預防醫學 02-2545-7171 

          鳳凰中醫診所 02-2546-7171

LINE官方連結:​https://lin.ee/VSGMgFY

相關閱讀影音貼文連結:

鳳凰吉祥聯合診所
bottom of page